井冈山思想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之站标
井冈山思想文化教育培训基地LOGO
井冈山红色培训 > 井冈山党史故事 > 井冈山会师的前后经过

井冈山会师的前后经过

2023-06-26
26 2023-06

17:50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核心部位的茨坪镇海拔约700多米,已从高速公路开辟了宽敞的公路直达茨坪镇。


井冈山几乎没有景色可言,由于党史上井冈山会师的特殊背景,这里已经成了5A级旅游景区。各种会议,旅行团纷纷奔赴井冈山。许多团体甚至租用特色培训服,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低俗还是感受,无法评价。


虽然没有景色,是景区就要收取190元门票外加70元区间车。主要的红色景点(红军遗址)分散在山上的茨坪镇,大井村和山脚的茅坪三个区域。私家车已经不能从龙江沿着老路开车上山,而必须从新路进入茨坪镇后购买景区门票。


茨坪镇原是井冈山市的政府所在地,2000年,由于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县级市),市政府也搬迁到离茨坪镇东部35公里远的古寨岭(行政上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恰逢抗战结束70周年,整个镇上到处悬挂着灯笼和红色纸花,显示着一个红色山城。


除了一些老旧的宾馆,井冈山还兴建了好几个比较新的星级酒店,中泰来国际大酒店应该是井冈山上最好的酒店,基本符合5星标准,淡季价格约500多元。


去井冈山,自己不事先了解这段历史,肯定是愧对这260元门票。井冈山作为红军最早的根据地,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而实际红军主力(毛泽东部队)驻留井冈山时间则只到1929年1月,只有1年2个月时间。红军的大量旧居都被保留下来,成了井冈山的主要旅游景点。茨坪毛泽东旧居。


茨坪镇上有个巨大的井冈山博物馆(免费参观,周一休息),但只是介绍从南昌起义失败到撤离井冈山这段历史的主要事件,若要解开井冈山根据地的前后经过的众多疑团,还得在各个遗址区的介绍中仔细寻找蛛丝马迹。


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的朱德陈毅部队,毛泽东部队和彭德怀部队,为躲避国民党的追击和围剿,纷纷来到井冈山作短暂歇脚休整,考虑抗击国民党军队的方针政策的过程。龙江会师纪念碑。


第一支来到井冈山的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决定让毛泽东领导湘赣地区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告别了杨开慧,匆匆前往安源张家湾,成立了前敌委和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具体落实秋收起义。这应该是红军的最初组织。


第一师由毛泽东任最高领导,罗德铭任总指挥,下设四个团。这支部队主要是没赶上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部队,其余为湘鄂的农民军和安源煤矿工人武装。


秋收起义的目的是想攻打长沙的国民革命军并占领长沙,但四个团开始起义便纷纷失败,其中第二团更是几乎全军覆没,第四团干脆全团叛变。于是毛泽东把残余的队伍在浏阳县文家市集合,放弃攻打长沙的起义计划,改向南部撤退。


撤退过程,再遭伏击,损失惨重,总指挥罗德铭也殉职。9月29日,当部队抵达永新县三湾镇时已经不足1000人。在三湾,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整编”。将残缺不齐的三个团缩编为一个团,并由各连的党组织统一指挥,也就是“党指挥枪”的雏形。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失败,毛泽东意识到单薄的力量攻打城市的不可能,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


当时驻守在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地区的绿林军是袁文才和王佐部队。毛泽东在三湾写信给袁文才,想在井冈山躲避。豪爽的袁文才很快答应接纳毛泽东。如果说刘志丹是在延安接纳毛泽东的恩人的话,袁文才和王佐是毛泽东的第一个恩人。如果袁文才不接纳毛,很难想象这支部队的结果。


10月3日,部队继续南下至宁冈县古城,并在这里召开了三天的“古城会议”,并邀请袁文才的属下参加,具体讨论在井冈山落脚的行动计划。


古城会址离龙市镇约10公里,永新至宁冈的县道边上,原是一个书院,作为决定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古城会议的会址,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井冈山地区主要有三个红军旧址区,茨坪,大井和茅坪。毛泽东率领的部队最早抵达井冈山的是大井村,住在王佐的一个兵营中,如今,这里成了大井的主要旅游景点。


毛泽东在大井没住几天,便前往四周更为开阔的茨坪镇。由于这里的房子临湖而建,风景秀丽,毛泽东在井冈山的一年多时间,包括后来与贺子珍婚后最常住的地方就是这里。


第二支来到井冈山的是朱德陈毅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部队向南撤退,1927年底至广东大埔县境内时,大部队由贺龙(20军军长)和叶挺(11军军长)带领继续向潮汕撤退,朱德(第九军军长)则留守在三河坝阻击敌人。当时朱德部队约有4000人,经过三天三夜血战三河坝,伤亡过半。南下至饶平时得知主力部队在潮汕已经全军覆没,只好折返北上至江西,进行休整整编队伍。陈毅,南昌起义当时,是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准尉文书,因为被张发奎缴械武装,未能参加武昌起义。经过两天两夜赶到南昌时,起义部队已离开南昌,连夜出城追赶部队。经过跋涉周折,终于在临川赶上朱德起义部队。1928年初,朱德在湘南发动湘南暴动,后才联络上毛泽东部队,决定率部奔赴井冈山。


毛泽东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后,1928年2月改造袁文才王佐的绿林军,编入了工农红军第二团。作为井冈山原霸主的袁文才和王佐,甘当配角,让出井冈山,算是“革命气概“。


毛泽东和朱德是1928年4月28日在宁冈县龙市镇的龙江书院第一次见面,从此两位红军领导人成了终身好友。这一年,朱德42岁,毛泽东34岁。


龙江书院内设置了一个会师纪念馆,这个1980年建成的纪念馆已经显得相当破旧,内有介绍会师前后经过的六个展厅和一面将军照片墙,这些将军都是从这里走出。


毛朱会师后,两人商议决定将两个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因为队伍的大多数是原南昌起义中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一部分,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林彪参加南昌起义后跟随朱德部队参加湘南暴动,井冈山会师后在改编的第四军28团一营营长,这一年林彪只有21岁。


龙市,旧称砻市,是原宁冈县的政府所在地,现属井冈山市管辖的一个镇。镇中心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会师广场”(又叫“建军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毛泽东和朱德的握手像,象征着会师。5月4日,新组建的第四军和当地居民在这里举行了会师大会。正式宣布红四军成立,红军的名词开始使用。广场旁边还建了一个会师纪念碑。


不久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并将军委设在茅坪(象山庵附近)。


茅坪是井冈山第三个主要旧址区,位于黄洋界东北面的山脚下,四面群山环绕。


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红军要打仗,经费和粮食基本依靠“打土豪,分田地”,杀光当地地主和土豪,把土地分给农民的“土地革命”。红军的住地,特别是领袖的住居,几乎也都是利用地主的房子。在湘赣边界地区组织工农武装,派党组织进行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毛朱会师后的1928年5月20日,在茅坪的谢氏慎公祠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谢氏慎公祠后院的一排旧居遗址中,著名的“八角楼”就位于其中一角。八角楼位于二层,因为顶部有个八角形的天窗,故名,毛泽东曾较长时间居住在这里,并在“八角楼的灯光”下著有“红色政权为何能存在”等著作。


八角楼旁边一栋旧居内,设有“袁文才生平陈列”,估计这些房子原本都属于袁文才。


完成了红军的建军,毛泽东便于当月(5月28日),在媒人袁文才的操办下在茅坪的象山庵,与贺子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象山庵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尼姑庵,寺内还陈列着当年婚宴的简单摆设和贺子珍的简单介绍。


贺子珍1909年出身于江西永新县,比毛泽东小16岁,和杨开慧一样也是19岁和毛结婚。贺子珍当时是袁文才属下的唯一的女。毛泽东于1927年10月来到井冈山后不久就见到了“井冈一枝花”,就开始追求,两人很快热恋,并于半年后闪婚,这时的杨开慧却还在老家长沙板仓带着三个孩子思念着没有音信的毛泽东。


贺子珍在和毛泽东结婚后经过长征抵达延安后1938年去莫斯科的10年中,一共为毛泽东生了3男3女,如今只有第5个女儿的李敏仍健在。


贺子珍离开延安后前往莫斯科,建国后回国一直不允许到北京,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在美庐见了毛泽东最后一面后,便是1979年前往毛泽东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


贺子珍于1984年病逝于上海。自从莫斯科回国后,不允许到北京,好在一同长征过来的上海市长陈毅收留了这位长征女红军。


茅坪景区的一栋旧址内有贺子珍生平展,难得见到很多贺子珍的旧照。


毛朱两军会师后,军力有所提高(数千人),国民党从1928年5月到11月的半年时间内,对井冈山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围剿,红军均取得了“胜利”。其中的1928年5月的黄洋界一战,因为1928年秋毛泽东发表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诗,让黄洋界名声大操,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井冈山四周,有五条山上的要道,山峰陡峭,地势险要。当年毛泽东之所以上山避难,主要是听了井冈山险要的地理环境才做出的决定。红军上山后在这五条要道分别设立五个哨口(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和桐木岭),保卫这些哨口的战役就显得特别重要。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的国语才华,非常出众,也是大多国人小学必背的诗词之一。


井冈山会师的最后一支部队是彭德怀率领的工农红军第5军。彭德怀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共产党(当时是湘军的一个团长),同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率领第5军于1928年10月抵达宁冈新城镇,在这里红4军和红五军会师。


听到彭德怀也上了井冈山,蒋介石十分恼火,不久便组织了规模更大的井冈山第三次围剿。面对强大的蒋介石围剿部队,加上井冈山地处山区,数千人的红军部队缺衣少粮,明显井冈山是守不住了。于是,1929年1月4日,中共井冈山前委在柏露召开了“柏露会议”。包括红四军,红五军,边界党等参加会议。会议内容就是反围剿的战术讨论。


柏露乡位于茅坪北面的一个偏僻山沟中,会址位于村子中很不起眼的一栋平房内,选择这里开会显然是为了安全。住在附近的大娘见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特地过来为俺打开大门,让俺参观内部。


经过四天激烈争论,最后决定,毛泽东朱德的红四军撤离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地区转移,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打到敌人后方,而刚到井冈山的彭德怀的红五军加上红四军的32团以及当地势力的袁文才和王佐留守井冈山抗敌。


这真是让后人非常难以理解的决定。彭德怀部队刚刚抵达井冈山,对周边也不熟悉,却要让他留守明显守不住的井冈山,像是让客人留下抗敌,主人先撤的感觉。据说彭德怀当初带领红五军并不想久留这里,但彭德怀还是以大局为重,明知难以抵抗国民党大军,最后还是同意留下断后,坚守井冈山。这不是一般人拥有的气概。论功劳,中共红军领带人中,彭德怀和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几乎并列。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便率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离开井冈山,但并没有与计划那样“围魏救赵”,更是一路转战,一路失利,沿赣南边缘地带绕了一个“U”形大弯。先是在大余被围,后在安远孔田遇险,2月2日又在寻乌吉潭遭敌偷袭,朱德夫人伍若兰也不幸被俘。直到2月10日,才在瑞金大柏地消灭了追兵两个团,打了下井冈山后第一个胜仗。


此时井冈山已经失守,留守井冈山的彭德怀红5军全军所剩无几,“围魏救赵”计划已落空,红四军于是决定前往吉安,与东固的李文林部会师,开创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史称“东井冈山”。

 

留守在井冈山的彭德怀部队在损失惨重情况下,于1929年1月30日少数部队突围成功,经过艰苦转战,于4月1日在瑞金与红四军汇合。这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第二次会师。此时蒋桂两派军阀战争已经开始,蒋介石撤走了井冈山的部队。4月8日召开的红四军前委会议,决定彭德怀带领部队重回井冈山。彭德怀于4月14日再与毛泽东告别,回到井冈山,失守约3个月的井冈山重新回到红军手中。面对失守后井冈山的一片狼藉,彭德怀给井冈山民众发银元,以安抚民心。


但好景不长,1930年2月,彭德怀执行中央指示,错杀了袁文才和王佐。这是红军革命道路上的重大失误并在后面遭到巨大打击。


袁文才,当年井冈山的霸主,收留了从秋收起义败退下来的红军,提供食住,并被并入红军队伍,又为毛泽东牵线迎娶贺子珍,自己都没想到会被红军当做土匪处决。虽然后来被追认为烈士,英雄一世,落得悲惨下场,可谓历史一悲剧。茅坪的袁文才墓地。


红军杀害袁文才和王佐的“恩将仇报”,引发湘赣边界各县政府和袁文才王佐部下的强烈不满,终于引发当地的叛乱,将红军赶出了井冈山,红军数次欲反攻均告失败,至此维持了2年多的井冈山根据地彻底灭亡。


1965年5月,“文化大革命”发起的前一年,毛泽东特意沿当年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井冈山。这一年,他已是72岁高龄。毛泽东此行绝非是想来游山玩水,而是试图寻找当年的记忆与斗志的努力。这片土地曾是毛泽东武装夺取政权的起点,现在也许他想捍卫红色政权不动摇。回到北京次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当时他在井冈山宾馆115号房间住了7个晚上。陪同的有汪东兴和江西省委的领导。


5月25日在重上井冈山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上一篇:井冈山会师前,当地究竟有几支革命武装

下一篇:井冈山会师与长征有什么联系

cache
Processed in 0.00926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