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
据赖毅在《关于井冈山斗争几个问题的谈话》中回忆说: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不久,“主席说:以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他有两句话‘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我们要把这两句话改过来,又要会打仗,还要会打圈。就是要打有把握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又据谢觉哉在1928年1月写的《万安暴动》中说:“万安暴动胜利后几天,毛泽东同志派人给万安县委送来一封信,要万安同志出席会议。……会议是在遂川南门张家祠开的。毛泽东同志听取了遂、万两县工作报告,最后对万安工作作了指示。希望万安同志很好地运用‘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十二字诀,准备与反动派作战。”
1929年4月5日,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信》中说:“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大要说来,‘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十六字诀”的最早最完整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资料。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把“十六字诀”升华为红军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他说:“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1944年,朱德在延安编写红一军团史的座谈会上也说过:“关于游击战争,我还有点经验。过去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在川滇同北洋军阀打仗,打了10年,总是以少胜多。在军事上的主要经验,就是采取游击战法。记得在莫斯科学习军事时,教官测验我,问我回国后怎样打仗。我回答:‘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当时还受批评。其实,这就是游击战的思想,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起了一点带头作用。”
朱德在滇军中以善打近战、夜战、白刃战和突击战而闻名。来到井冈山,他和毛泽东又汲取和改造了绿林头领朱孔阳的经验,把朱孔阳“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的战术生动地解释为既要会“击”(打仗)又要会“游”(打圈)的游击战术。
毛泽东和朱德在指挥井冈山著名的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打的都是这种战术。从这个时候起,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就已经产生出来了,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共同总结出来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决。它包举战略防御、退却和反攻的各个阶段。后来的东西只是它的续承和发展罢了。
“十六字诀”产生,是红军在战争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适合战争环境、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情况下,都要创造性地从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善于总结,不断提升。
上一篇:三释俘虏兵